与文徵明反目,改学沈周的陈淳,画风突变究

导语:陈淳字道复,号白阳山人,是明代中期的大写意花鸟画家,身为文徵明最得意的弟子,却在绘画上摆脱文门画风的樊篱,另辟蹊径、独成一家。其画风也从早期的清雅蜕变成晚年独具一格的“疏斜历乱、淡墨欹豪”,并由此开启了大写意花鸟画风。

《秋色满园》局部

写意花鸟画需要精加工,才能通过形象来表达意境,由基本写生加之思想感情作为创作基础,通过笔法与技巧进行加工,而被表现的自然物象,所以这个形象未必就是自然界的本来面貌。

用郑板桥的话来说:“手底下的竹子并不是胸中的竹子,胸中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的竹子。”也就是需要三部曲,经过三个过程的创造,最后形成笔下认为最美的竹子。

《秋色满园》局部

随着文人画的出现,以及各种情志表达的需要,或是突破某种瓶颈,或是有感而发,历代均有众多画家,用写意花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、志趣和操守。尤其自“心学”兴起后,写意花鸟画较从前更是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。

心之所向,笔之表达,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位写意花鸟画大师徐渭、陈淳的出现,使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而我们要说的便是“青藤白阳”之一的陈淳。

《秋色满园》局部

01家族福荫,师承文徵明

陈淳出生在文人士大夫家庭,幼时读书于大觉寺。祖父陈璚,曾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交游多为贵官名流与文人逸士,尤与沈周交往甚密。不但常在一起吟诗作赋,还多次在沈周的画作上题跋。

《秋色满园》局部

最为重要的是,陈璚丰富的古书画收藏为儿孙提供了观读诗文书画的优越条件。可以说,陈璚是陈淳书画家学渊源的重要奠基人。

陈淳的父亲陈珥,也是位富有学养之士,喜好古人诗画,懂得品味与鉴赏,还与文徵明是好友,二人交往密切。

《萱花秀石》局部

而沈周与文林、文徵明父子为莫逆之交,两家交往甚为密切。这样一来,陈、沈、文三家免不了要互相来往。

在父、祖的羽翼与器重下,陈淳便以学生与朋友的身份游学于文徵明的门下,是再自然而不过的事情。

《湖石花卉图扇面》

因此,陈淳早期的绘画风格就是文徵明的花鸟画风,用笔清秀,形态优雅。如《湖石花卉图扇面》,图中极富玲珑感的太湖石被描绘的个性十足,石头周围的细草生机勃勃,小巧精致的六瓣花朵,是用短小笔豪蘸上朱砂点缀而成,十分生动有趣。

左边题字的小楷端正清秀为画面增添了别具一格的色彩,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陈淳早期绘画呈工整细腻、清新淡雅的风格。这与文徵明笔下的花石用笔用墨所呈现的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如果将文徵明的《兰竹图卷》与陈淳的《花卉册》中的兰草相对比就能发现:这时的陈淳与文微明无论是在题材、笔墨的运用或者是题跋上,都十分的接近。

首先,二人画兰草都作长兰草叶,长兰草叶有利于对兰草空间的表达能够增加笔法的变化,从而让画面更有节奏感。

其次,在兰草叶分布的位置上,二人都选择在中间偏左的地方分开草叶,左边有四成草叶向左,右边有六成草叶向右,且左右两边虽朝向不同但也不至于分开太大的距离。

一株兰草有左右两个方向增加了兰草伸展的空间,具有舒展性,同时也为穿插时难度增加,左右两边既要相对独立又要融合,并且富有调理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而且,陈淳和文徵明在兰草的笔法上也有相似之处,兰草根部人土干净利落,行笔时坚韧有力,转折处压笔,好似螳螂肚,收笔时笔尖细腻而不轻飘。

特别是在兰花的画法上也同样十分接近。兰花的形态皆有随风飘扬之姿,且都是在兰草略少处多兰花,兰草多处少兰花。兰花兰草相得益彰,意境上都有清逸之境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文徵明给予陈淳的是每日谆谆教诲,是点点滴滴、方方面面的影响,但是在花鸟画方面,文徵明本身的绘画题材十分有限,并不能在技法方面对陈淳进行指导。

陈淳能够在花鸟画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则必须感谢师祖沈周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02解放天性,转师沈周

陈淳早年家境优越,由于父亲的管教,文徵明的严谨,使他原本骨子里的不羁一直都没有得以表现出来,但之后父亲的去世使他性情大变,开始把酒言欢,生活放纵。连老师文徵明的警诫也不当回事,师徒二人之间的关系一度闹僵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虽然在酒精的麻痹下和书画的消遣下,陈淳的身心暂时得以解脱,但对于其家庭来说,却是由富裕走向衰落的开始。但同样,在酒精的作用下,精神的裂变也使他的艺术出现裂变的迹象。

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,他如大梦初醒,萌生了入仕的念头,企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来改变境遇。在读太学期间,陈淳目睹了官场的尔虞我诈、世态炎凉,与其想象中的官场大相径庭,清楚地看到了仕宦之途的凶险与无望,他读书入仕的雄心壮志也日渐泯灭了。

《花卉册》局部

加上各种俗事困扰,便开始崇尚玄学,崇尚对大自然的学习,绘画风格逐开始脱离文徵明的严谨工整而向沈周的疏简奔放过渡。

其实在陈淳与文徵明疏远之后,沈周早己离世,陈淳只是通过大量临摹沈周的绘画来进行对沈周画风画理的学习,自此,陈淳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画风。

《水墨花卉卷》局部

陈淳晚年“草草水墨”所形成的“疏斜历乱、淡墨欹豪"的花鸟画风格,表面上看是得益于大量的写生创作,但本质上却是他晚年豁达的人生观和“漫兴墨戏”、“不受法度所律”表现。

如《水墨花卉卷》,牡丹盛开的花朵是用湿笔醮淡墨,笔尖醮浓墨,笔势跳跃而下快速点画成的。叶片的变化很有层次,宛若天成。牡丹花由左、右、后三丛叶子环绕。每丛叶子三片一枝,每片由两三笔连续画成,叶片既有变化又过渡自然。

《水墨花卉卷》局部

其上的叶脉为意笔草就,主脉与支脉连笔甚多,且不按叶片生长的方向去勾勒,多随意点画,得意忘象。有如其草书,率性纵笔,豪放纵逸。

墨竹则细笔为干,干千不分节。叶片纯用浓墨快速大胆地率意写出,叶叶不着枝,长短参差,连笔甚多,并通过笔势表现叶片的动态及方向。

兰与竹,一长一短、一浓一淡,形成鲜明的对比,文人的潇洒闲逸之趣表达的淋漓尽致。

《红梨诗卷》局部

结语:

陈淳在花鸟画的继承与变革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。清代方薰在《山静居画论》把沈周、陈淳、徐渭尊称为明季花鸟画坛的三大名家,足以说明陈淳在花鸟画史的地位。

他除了继承前辈的优秀成果外,对后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徐渭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写意花鸟画发扬光大,使写意花鸟画的“写意”个性更鲜明突出,徐渭和陈淳因此也被后人尊称为“青藤白阳”。

——END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aihuzx.com/thxfj/13115.html